
中国数字科技馆是由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,旨在通过互联网传播科学知识,激发公众(尤其是青少年)的科学兴趣,提升全民科学素质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:
一、基础信息与建设背景
发起与定位
2005年12月正式启动,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唯一的科普类项目,由中国科协牵头,联合教育部、中科院共建。
目标:集成国内外优质科普资源,推动网络科普教育,缩小科学传播的数字鸿沟。
2010年起由中国科学技术馆负责常态化运营,定位为“公众学习科学、讨论科学、发表见解的平台”及“科普工作者的资源库”。
国际认可
2007年11月获联合国“世界信息峰会”最佳电子科学奖(e-Science),表彰其在科普数字化与普惠方面的成就。
二、资源内容体系
资源规模与分类
截至2010年,建成90个专题展馆,涵盖宇宙探索、生命奥秘、工程技术、历史文明等六大领域,资源总量达1.8TB。
特色内容:
虚拟博物馆(如植物、动物、湿地等专题,由中科院各研究所承建)。
科学体验区(如“大熊猫探秘”通过直播技术实时观测卧龙保护区熊猫)。
应急科普:针对泥石流、地震等突发事件提供防灾知识。
多终端覆盖
提供网站、移动端App、微博/微信公众号服务,支持在线浏览、资源下载、互动交流。
三、特色科普栏目
中国数字科技馆开发了系列原创栏目,兼顾趣味性与专业性:
栏目名称 | 内容特点 | 受众群体 |
---|---|---|
《榕哥烙科》 | 趣味微视频栏目,结合社会热点(如引力波、科幻电影)解读科学,累计播放超60万次。 | 青少年及大众 |
《微专栏》 | 紧扣时事热点(如世界杯、马航事件),以图文/视频多角度科普,已推出130余期。 | 大众 |
《环宇采撷》 | 引进《科学美国人》独家内容,含“科学60秒”音频、脑科学漫画等。 | 科技爱好者 |
《天空之城》 | 与《科幻世界》合作,提供科幻小说、微电影及线下讲座(曾邀刘慈欣等嘉宾)。 | 科幻迷群体 |
《你好星空》 | 3分钟天文音频节目,用通俗语言讲述星座与天象。 | 天文爱好者 |
《科学开开门》 | 儿童音频栏目,以故事形式解答生活科学问题(如“生熟鸡蛋的学问”)。 | 3-10岁儿童 |
四、合作模式与资源共享
全国科普机构联动
二级子站平台:为55家地方科技馆(如西藏、新疆科技馆)提供网站建设支持,共享资源并联合举办活动(如“青稞沙龙”已开展80余期)。
期刊合作:集聚《科学画报》《兵器知识》等40余家科普期刊,每月更新文章超100篇。
大型活动案例
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:2015年吸引3万学生参与,央视多次报道。
O2O活动:如“宝贝报天气”联合气象局征集儿童气象作品,浏览量超200万。
五、社会影响与成效
用户规模:注册用户超106万,日均浏览量约270万页,微博粉丝240万,国内科普网站排名前列。
基层服务:资源覆盖全国950个科普示范县,通过流动科技馆、科普大篷车推广离线内容。
公众评价:用户认为其“内容全面,适合获取科技动态”,部分建议增加科普挂图更新频率。
结语
中国数字科技馆通过“互联网+科普”模式,整合多方资源,以虚拟博物馆、原创栏目、全国协作网络为核心,打造了覆盖全年龄段的科学传播体系。其创新在于将深奥科学转化为趣味体验(如实时观测熊猫、科幻创作),并强化应急科普与青少年实践能力培养,成为实体科技馆的重要延伸。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资源更新机制,深化互动功能,以应对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。
通过葫芦导航(HUULUU.COM)快速访问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官网!
本站葫芦导航提供的中国数字科技馆都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葫芦导航实际控制,在2025年7月5日 下午3:58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葫芦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相关导航


中国科普博览

可汗学院科学板块(Khan Academy Science)

全历史

Nature Journal

少年科学前沿(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)

PLOS
